我老爸自從退休(or待業)在家以後,雖然有一陣子低潮,但是他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興趣與世界
目前分類:思想 (13)
- May 02 Fri 2008 20:54
Green finger
- Apr 25 Fri 2008 02:09
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人
我不曉得
如果說我忘記當醫生的初衷是什麼
堅持當醫生的理由是什麼
是不是因為我進入前所未見的世界
在我高中沒見過的世界
那個井底之蛙的我
白袍、傲氣、知識就是我所以為的醫生
三年過後
當世界無限開展在我眼前
對我是一種痛苦
我知道自己是一個多面向發展的文藝復興人
對學習的渴望、對旅行的渴望、對理解世界的渴望
同等於對醫生治療病人的渴望
上天給我考試的能力讓我順利進入醫學系
卻又開我一個玩笑
人生真的是可以如此有挑戰性
(接著有點紊亂,想表達真正內心的想法)
這麼說吧
上大學以後
我逐漸開始理解為什麼我會選擇醫學系
首先第一個
醫生治療病人,作為解釋來說,是服務、救治病人、協助、對社會有貢獻
對弱勢關懷、照顧等等概念
這是我選擇醫生作為職業的第一個理由
但是我發現
當我參與大學社團,我發現我的這種熱情
可以藉由服務性社團,萃取純化出來
即使現在這個社團可能沒有成果
但是我看見了一個面
我知道我不用學會醫生的技能
我就可以服務,作志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我瞭解到醫生治療病人並不是唯一對社會有貢獻
此外醫生還要作很多其他雜務,也有諸多限制,並不是純粹服務
而且要完全學會醫生技能,真的不是7年阿
第二個
對實驗室夢想,有人跟我說即使當醫生,依然可以作實驗
所以更是堅定選擇醫學系
但是做完一年生命科學研究
我發現實驗更是耗時費力,
再之,我是對學習新事物有興趣,
實驗室可以提供很多儀器給我操作
很多新資訊可以學習
很多想法
很有趣
但我不會也不能深入
對我來說服務才是本命
所以我放棄
經濟、財經系
熱愛的數學掰
賺錢的2類想都沒想過
即使每一個都是興趣
不過想想這個選擇也沒什麼不好吧
非常折衷的辦法
可以賺錢糊口
可以對社會有貢獻
可以作實驗
學習的東西也很充沛
所以還是試著跟拼拼看吧
到底正不正確
容我三年後再做一次思考吧
ps我喜歡三年,國小6年(兩個3年)、國中3年、高中3年、大學醫學系3年級是最能發光的時刻,6年級算是學生時代結束,三年一個階段阿
- Feb 04 Mon 2008 22:02
羅卡達心得
由於課業的關係,經歷了一年,我再度回來復興鄉。如果說這次改變了什麼,我覺得這次我是帶著學習的心重遊舊地。從一個局外人看起,山上的經濟情況感覺越來越好,醫療巡迴也越來越充足,這些都是好現象,正所謂服務是為了離開,當醫療工作隊的功用逐漸式微的時候,有些人選擇離開,有些人可能想繼續掙扎,而我只想要繼續接觸參與這個部落,更深入理解這個部落。我這次在山上又認識好多人,聽到很多新的故事,有的時候感覺我的距離似乎又有一點點接近,但是遠遠不夠。時間是我的問題,我要更多時間,更多細緻的服務,更努力的思考,不要駐足不前。看到大二的學弟妹,比我早就成為幹部,努力付出。大一的學弟妹剛近來,提出的疑問卻是直指羅卡達的核心本質。我覺得自己還需要非常努力。
說一個這次在山上的意外吧,或許可以證明我們家訪還是有存在的必要,某天去家訪的時候,敲門打擾去一個家戶,發現門是開著,裡面有一個老奶奶躺在地上,剛好那個小隊配有一個護士,馬上急救加送醫,救回老奶奶。雖然只是每半年才探訪一次家戶,我們還是有值得做的事情,對吧?
我總覺得自己思想淺薄,又難以說出大道理,更不會用文字抒發自己感情,但是我還是可以肯定的說,我思念復興鄉每一個當地的住民,努力想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想法,這也是為什麼我繼續待在羅卡達的理由吧!
- Jan 05 Sat 2008 23:58
幻想
看到班上同學被糾纏的時候,我的腦海會浮現,假使我是他,我該怎麼做?我的防禦策略?是哪一種狀況才會被他看上眼?有沒有可以解釋的賽局?
是不是該無視他的存在,在網路上找班上的人幫忙、找老師幫忙....老師的話該找誰,為什麼?
依照他的個性與狀態,猜測他下一步動作,而我跟他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看到八卦:學校要當掉15%的人,我就想到醫科都沒有當很多人,理由是什麼?為什麼二類需要設限,為什麼二類升到大學就變得如此辛苦?想到國外大學生到底是為何突然超越我們?是我們教育方針的問題?還是國外學生到大學很努力唸書?是不是醫科也要當很多人?怎麼做?大學生素質是不是變差了?
......
看著新年煙火,想到今年是由行政院買下,去年是sony的煙火,我去年的當天正是站在101大樓的樓下,與前女友倒數著,今年則是站在據得頂樓倒數,那我前年是做了什麼?好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現在班上又有哪幾位同學在101前面閃閃發光呢?他們倒數完現在是不是卡在人潮裡?手牽著手,會不會更進一步呢?印象中10月總是生育率最高的季節,是不是聖誕節跟新年的助長呢?
我被同學的叫聲喚醒,才又回到現實世界,走回寢室,繼續讀書或打電動
常常一個刺激,讓我越想越遠,腦中轉的不停,臉部呈現呆滯(據我老媽說得),然後就是回神過來,我有時覺得自己很邪惡,怎麼會想到這些事情,而不是憐憫;有時候想到自己都臉紅心跳,這是我所預期我的未來嗎?擁有三妻四妾,還是製造出一個超完美的搶案...。
就像是看小說,身為一個旁觀者,可以享受幻想的樂趣,痛苦卻是裡面的人物在承擔,就因為我不是被糾纏的人,就因為我不是被當掉的人,所以我才能輕鬆的看待
越真實、越貼近自己的日常的生活,但又越光怪陸離的事情,越容易刺激我
搜尋更多幻想元素,或許哪天就能出跟哈利波特一樣有名的小說~~~這也是我的幻想
- Dec 08 Sat 2007 23:11
下定決心
我要努力
1.降低讀書時間,但是要維持成績,也就是說想辦法進一步提昇效率,雖然我已經對我自己的效率很滿意
2.提高踢足球的時間,不要再說自己沒有天份,我同學以前可以一週練三次,也可以突然停掉我說要改玩樂團(說自己知道自己的極限到哪裡了),另一個打棒球可以一週15個小時,不過被當掉太多要延畢則是要考慮
3.嚴正說不再下圍棋,提昇專心
4.不打電動、不看動畫、不看日劇
5.不參與活動事務
6.開始規劃寒假
7.開始看小說,已經訂了五本
雖然消費者行為和賽局已經是無可避免讓我一週會7~8個小時,我還是要更珍惜時間
- Nov 18 Sun 2007 23:13
邪惡
不過還是想要用文字凝聚一下內心的感受
因為我會直接把佔位的東西丟地上,然後直接就坐下去
我不坐醫學系的座位是因為避免尷尬
要不然我更想把東西直接丟進垃圾筒裡,為了環保紙類丟回收
你使用桌面的使用率可能到30%嗎?
我想把桌上的衛生紙倒上水,我想把三個人的座位互相調換
我憎恨圖書館的一切雜物
可是當我讀完書以後,我的怒氣也隨之消失,
我會把丟地上的東西,再放回原處
因為佔位的人通常不會出現
我會收好自己的書,把它安穩的放進櫃子,鎖上
才不會靠腰放在圖書館的書怎麼又不見了
因為我沒有盡全力來學習大體組織影解胚胎公衛
而去學什麼消費者行為、賽局等等鬼東西
至少要修也得修些中醫、生命科學研究等課程
以後或許還有幫助到病人的機會
所以我現在應該要好好念書
不參加羅卡達,讓自己不知道世界上有這一群人
不參加系足,讓自己沒有體力可以再手術房開6個小時的刀
因為我會比較成績
我很在意成績,雖然成績不在意我
我會靠腰bibi大體lab怎麼考那麼高
我會靠腰beck一直努力唸書要死嗎
但是我不會覺得為了分數是很可恥的事情
所以我喜歡模仿別人的學習方式
喜歡用有效率的方法達到我理想的成績
我想尋求讀書的捷徑
我做考古題,我看共筆
為了分數,在所不惜
所以我會暗自竊笑那些被當掉了人
我會暗自竊笑那些不及格的人
只要裡面沒有我就好
- Oct 31 Wed 2007 23:55
我希望心的力量能...
整理思路,當對話隨時間遺忘,情緒的顆粒逐漸沈澱
內心在生氣、憤怒中擺盪
總是要分左邊右邊
總是一下子就被問倒
情緒被挑起,恐懼蔓延
我只想見到外表能繼續保持堅強的人
我在內心築起一道城牆
保護自己不受到其他人無心的傷害
不再說真話
我還是決定要保持堅強,努力的走下去
- Oct 07 Sun 2007 00:30
快樂延遲
-------
「快樂延遲」(Delay of Gratification),也就是會先做一些痛苦事來換得以後的快樂,不會馬上想享受當下快樂,讓未來愈走愈痛苦。快樂延遲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身體力行,最常見的就是儲蓄,把你的錢存在銀行,直到你可以買到心中想要的物品。父母也常常說:如果你考上x中,你就能怎樣怎樣;如果你考上大學,你就能玩四年之類的話。這些都是快樂延遲。
- Aug 23 Thu 2007 01:56
無法實現的夢想
- Aug 23 Thu 2007 01:33
practice make perfect
步驟流程都沒有問題
原本覺得很辛苦的實驗,也變容易
我想就是這樣吧
- Jul 17 Tue 2007 23:43
醫學營之有感
如果不是早就猜測到結果
我可能會對這種情況感到驚訝不已
基本上想知道醫學營整個情況
可以到Cest_La_Vie 和 12thmedcamp 兩個版看看檢討文
在此並沒有想要檢討
我只對醫學營本身感到有興趣
醫學營的意義(話說上完社會學與參加羅卡達就會變成這樣= =")
第一
當一個組織,他不是營利為目的,也就是說,醫學營對小隊員收5000元的費用,他們理論上是顧客,而我們是雇員或員工,但是這些員工並沒有業績壓力,也沒有獲取利益,組員在經濟方面並沒有懲罰的機制,那到底如何保持良好的服務呢?所以我認為組員做好做壞在於人情的壓力,醫學世界的關係可以說是很緊密的,做不好以後當了醫生可能被前輩刁難,都是有可能的。但是這屆醫學營看來似乎制約能力變差不少...
延伸到羅卡達,羅卡達除了以上的制約,還多了服務的心理層面,這或許更有效果吧
話說醫學營守夜的某一天,明德樓的舍監問我們,你們參加醫學營有沒有拿錢阿,我回答沒有,他就再問是不是有服務時數之類的,我也回答沒有,這時他就尷尬了,不知道再說什麼,只好說你們真是有心阿,服務高中生什麼的...我想一般人的想法應該是這樣吧。
醫學營屬於寡佔事業:這個意思是,醫學系只有十多所,能辦醫學營也就只有這幾所,因此永遠是供不應求的情況,此外,醫學營招收的顧客通常不會再來第二次,而且每年顧客都會在更新,除非真的辦的太爛或是有重大事故,譬如有人食物中毒導致死亡,或是組員跟小隊員發生關係等等,理論上醫學營有在某個最低限度之上,這個沒有效率,也不是顧客導向的營隊仍然可以存在的。
我可以這麼說,醫學營是一很尷尬的情況,他既不是像公司一樣,組織完善,分工精細,沒有完善的獎勵懲罰機制,只能以良好傳承為依歸,如果遇到問題沒有辦法第一時間處理,只能檢討以後改善;醫學營也不能像服務隊,服務隊雖然沒有營利,但是人人都是搶著做事情,效率驚人。
就我現在回憶起來,我在陽明醫學營還能回憶起來的大概只剩下大體實驗了吧,其他什麼演講阿,隊輔是誰,玩了哪些活動,其實一點都想不起來了,當然還有一個印象,就是參加營隊非常的疲累。
當時參觀大體,還可以動手摸器官,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觸摸器官的質感吧。如果我不是進入醫學系的關係,要不然我一輩子可能都沒看過大體老師吧(扣掉建中畢業旅行參觀慈濟)。
ps同時期暑假還有xx生科營,解剖蟑螂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 Jun 15 Fri 2007 23:07
追求"無限"的痛苦
- Apr 25 Tue 2006 01:33
學會使用blog,我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