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解釋:
長庚有一個社團,叫羅卡達醫療服務工作隊,全部社員由長庚醫學生參與,主要目的是到桃園縣復興鄉
幫助原住民,協助他們解決問題。曾獲得過全國服務性社團評鑑第三名。
目前我已經出過一次團(上山),目前等著要出第二次團,羅卡達是每半年上一次山,寒暑假每次去7-10天
,而在學期中則是準備所有要出發的事宜。有些社員拉點贊助(募款),有些社員(年級較大的學長)負責教
相關醫療知識及上山要注意的事項。有些社員則忙於文書,美宣,問卷等等。
-------------------------------解釋完畢----------------------------------------
 
問卷篇
大一下學期,跟其他新進社員不同,上過的社課對我而言只是再review一次,雖然課程有些許改變,但是上山用的核心知識還是不變,我在這部份感覺得心應手。不過我在學期初決定額外參加研究組,研究組的存在是要讓學術性的部份更能發揚光大,舉例來說,上山跟原住民訪問需要做紀錄,記錄下來的部份,整理研究便是我們,才能讓每次每次上山都有學術結果。
今年主要目標是電訪及問卷統整修改,我就是看中問卷修改這部份,因為上次我去的時候就感覺問卷窒礙難行,不知道如何問起,想要好好改改,並且覺得學弟妹用我的問卷會感覺榮耀。
所以我想要專業的寫好一份問卷,擬出問題優先順序,為什麼問這問題,問這問題是否有歧視,瞧不起或任何負面的因子存在,問完的可統整性,問題對於解決問題是否有幫助等等。因此我寫的問卷的時候參考了網路許多的問卷,每個問題都想為什麼,想知道什麼,統整是否有實際效果,零零總總問了約45題,就帶去了研究組討論。我所製作的問卷經過多人的檢討指正(我虛心接受),其中都是口氣,順序的改進,修改一些就可以更為完善,沒想到研究組組長希望能壓縮至20題(最早社課有提過不要問太多問題),她是想要解除社員們學習問卷的困難,因為還要加上其他各式問卷,對社員的loading太大(好奇怪的希望,我們不是要服務他人,而不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我當然不希望這樣修改了,我還蠻堅持的,當時討論就不了了之,不過他說我回去再仔細考慮。
ㄧ個禮拜過去了,在某次社課中,他就跟我說,要把問卷改一改,改成20題歐。他頻頻跟我道歉,覺得我很認真在做這部份,卻要刪掉那麼多。我在當下立即放棄了(一點點不好意思,學長姐社團大於個人想法),回去便刪刪刪,心中覺得砍掉一題,就感覺少了解原住民一點。
最後在期限內,我如期的完成並繳交修改版本。
 
這樣到底好不好呢?迷惑阿~~
PS我做的是菸酒問卷,山上年輕人喝酒抽菸的人還蠻多的,老人反而是因為宗教而少喝酒
 
總籌篇
何謂總籌?就是總檢討,看目前進度有無問題,改進
我聽到消息便決定去聽一聽,沒想到收穫豐富,以下用條列式的方式比較簡單
1.第一次看到百人以上的社團開的會,結構完整,分工仔細,有"希臘城邦制度"的感覺
2.一次總籌開會可以到5小時以上,沒開過會的社員,大概都不知道幹部的辛苦吧
3.會議紀錄需細寫清楚,供未來可以參考(指下一次上山)
4.總籌至少三次,學期初(新一屆),學期中,上山出隊前。
5.當你覺得自己很忙時,絕對大家都很忙,至少幹部很忙
6.隊長(擔任總籌主席)有系統的三個項目,是我們不會亂的原因,所以領導的人很重要
 
大概就這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yflag 的頭像
    skyflag

    skyflag

    sky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