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貿易的故事


貿易的故事:自由貿易與保護主義的抉擇
The Choice
作者:羅素.羅伯茲
原文作者:Russell Roberts
譯者:江麗美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15日
ISBN:9789867889836

心得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自由貿易主義比保護主義來的好
1. 如果外國物美價廉的商品擊敗本國的商品,本國產業沒落,失業率上升,所以我們要提高關稅、補貼產業來維持本國產業延續嗎?其實這樣不會比較好,雖然短期可以使產業持續,但是變成花國家的錢去補貼產業,製造出來的東西賣給外國,使外國人可以用更便宜的方式買到商品,外國人福利上升,反而使本國人民福利下降。此外由於保護了本國某個產業的發展,卻暗藏了遏阻其他新興產業產生的可能性,因為受保護的產業佔據人力物力,反而使得其他產業沒辦法與其競爭。根據比較利益原理,我國比較不善於製造的東西給別人做才是正確的選擇。我想到的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遠輸於韓國,就應該不要再補貼這個產業,任由這個產業沒落或是發展出另一條路,雖然短期失業率必然上升,但是整體國家產業實力才能上升。另外一個想到的產業是農業,台灣限制進口又補助所得,雖然是國家戰備安全的考量,避免糧食問題,卻是傷害到其他農業衍生產業的可能性,例如觀光農業、農業科技。
2. 貿易逆差是不利於國家的嗎?作者突然插入這章節讓我覺得很突兀,卻是很有趣的觀念,但是我這部份還是不太能理解,希望有人能指導。
3. 作者提起增加國家整體財富不一定會使每個人都感到快樂,有些人覺得過傳統生活比現代科技充斥的世界好太多,但是增加國家整體財富可讓更多人有選擇的機會,尤其是下一代可以自由選擇想要的生活。假使完全限制日本車子進口美國,讓美國人無法使用便宜、安全又省油日本車,通用和克萊斯勒就會不思改進,美國人還是繼續使用耗油的大車子,能源消耗變得更變本加厲也說不定。
4. 基於個人情感,農業補貼和關稅的部份我還是很難忍受作者的意見:自由開放。或許每個國家都是如此,對自家土地生產穀物的偏好,所以農業的貿易障礙是如此牢不可破。但是這樣的農業補助卻是讓第三世界的農民造成衝擊,讓穀物價格下降到第三世界的農民無法維繫生存。
5. 思考台灣目前處境,2010年經濟成長率接近10%,2011年是不是一個可以汰舊換新的好時機?是不是應該用逐步退場的方式讓某些產業自由競爭?是不是應該要建立強大失業給付、就業輔助等福利制度,幫助人民減少衝擊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kyflag 的頭像
    skyflag

    skyflag

    sky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